新闻热线:15083538258、0791—86849124
银保监会《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3版)》日前出炉,划定90条违规行为“红线”。据悉,与2022版负面清单相比,今年新增的八条内容中多涉及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主要指向增额终身寿险减保规则不明确、定价费用率显著低于实际费用率等问题。
具体来看,新增的两项产品责任设计不合理问题中,增额终身寿险因减保规则不明确被点名。此外,在新列入产品费率厘定及精算假设的四项违规行为中,增额终身寿险亦在其列。其中包括定价附加费用率假设较公司实际销售费用显著偏低;利润测试投资收益假设与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保险产品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偏离公司投资能力和市场利率趋势,存在定价不足风险;保险产品的附加费用率超过监管规定上限或个别年龄点收益超过定价利率等。
据银保监会网站披露的信息统计,自2019年以来,人身险产品问题共被通报十余次。随着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热销,行业恶性竞争现象有所抬头,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问题在2022年多次被监管整顿。
2022年初,11款增额利率超过3.5%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因易与产品定价利率混淆和存在噱头营销风险等问题,被银保监会通报。2022年1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再次整顿涉及增额终身寿险的违规行为,有4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被通报,主要涉及定价假设的附加费用率较实际销售费用显著偏低、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与经营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等问题。
《通报》要求保险公司立刻针对增额终身寿险开展排查整改,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产品,保险公司应当立即停止销售。而增额比例超过产品定价利率,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超过公司近5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以及产品定价的附加费用率假设明显低于实际销售费用等,成为监管重点排查内容。
一项机构统计显示,监管“重拳”之下,超过40款增额寿险产品在2022年底“扎堆”下架。受上述排查内容影响较大的多为中小险企产品,而设计较为稳健的大型险企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则平稳过渡。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精算师协会曾在2022年9月发布风险提示,剑指部分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误导宣传。上述风险提示指出,保额增长和投资收益概念差别大,不可混为一谈;终身寿险主要功能是保险保障,养老、储蓄应选择年金保险;终身寿险前期退保损失大,投保应做好长期规划。业内人士分析,监管视角多次关注终身寿险产品,其核心在于防范产品激进定价导致的利差损风险。规范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在竞争中存在的乱象,将利好稳健经营的头部险企。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