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791-86849766、13970068122
近期,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信号明显。一方面,政府债券发行提速,本周国债计划发行规模创出今年新高,且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仍保持较快节奏;另一方面,8月财政支出增速持续回升,支出进度已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专家认为,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叠加财政支出节奏加快,将力促经济回升向好。
国债发行放量
近期,国债发行放量特征明显。Wind数据显示,本周(9月18日至24日)国债计划发行额为5550亿元,创今年以来单周新高,明显超过9月前两周的2580亿元和2533.4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本周即将发行的国债单只规模均较大,具体包括1只贴现国债,规模为950亿元;2只续发行的附息国债和2只首发附息国债,规模均为1150亿元,其中5年期附息国债此前未在2023年第三季度国债发行计划中披露,为计划外发行。
专家认为,加快国债发行是保障政府财力、支持财政政策加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可将募集的资金用于基建投资等逆周期项目,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一般而言,国债净融资额与中央财政预算赤字规模相当。按照今年预算安排,中央财政赤字为31600亿元,比上年增加5100亿元。
“1至8月国债净融资额为16618亿元,占全年中央财政预算赤字规模的比例为49.4%,高于2021年、2022年同期进度,表明国债发行进度在加快。”广发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刘郁表示,截至8月末,还剩余15982亿元国债净发行额度。
刘郁称,若9月普通国债发行规模参考近期单只招标规模,预计9月国债发行约8900亿元,净融资额约4900亿元。
专项债快发快用
作为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近段时间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8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为5945.77亿元,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9月以来,新增专项债已发行2150.12亿元,仍保持较快节奏。
专项债快发快用有助于带动扩大有效投资。财政部数据显示,1至8月,各地在批准下达的新增债务限额内,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29455亿元,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重点领域建设,推动一大批惠民生、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建设实施。
“8月,极端天气影响有所减弱,叠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加速,广义基建投资增速自7月的5.3%回升至8月的6.3%。”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按照相关部署,专项债要力争在9月底前完成发行,10月底前完成使用。预计9月单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超7000亿元,继续对基建投资形成支撑。
财政部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表示,下一步将指导各地及时做好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工作,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形成实物工作量,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
财政支出料提速
为推动经济持续恢复,财政支出节奏亦有所加快。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1至8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1382亿元,同比增长3.8%。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1至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速较1至7月加快0.5个百分点;预算完成进度为62.3%,高于去年同期的61.8%。其中,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7.2%,增速较上月加快8个百分点。
从支出结构看,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8月投向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增速同比和环比均回升,显示财政对“稳就业”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强;同时,传统基建相关分项数据显示财政对传统基建的支持力度边际加大。
“8月在优化完善税费支持政策并适时推出新减税政策的同时,财政支出进度有所加快,推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钟正生分析,往后看,财政政策将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过程中“挑大梁”。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章俊同样认为,四季度财政支出有望进一步提速。目前,广义财政支出中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进度分别为62.4%和48.5%,今年剩余几个月均存在较大空间。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